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大秦赋第20集剧情
第20集
公元前245年,一场骇人大雪解冻赵国,毛遂遇害消息很快传回邯郸,赵王丹听闻他在秦国境内遭人截杀,就地激动猝死,谥号孝成。其生前在位二十一年间,始终面对秦国东出的压力,既经历长平之战的惨败,也取得邯郸之战的胜利,最终大片领土仍然遭到秦国蚕食,造成赵国面积急剧缩小。虽说国丧与新君即位同期实现,可是身为太子的赵佾却被蒙在鼓里,直至嬴政将赵偃即位为王的消息奉告,才算彻底意想到赵国将亡,他连归国奔丧的资格都没有。樊於期深知秦国无需多久会有一场硬仗要打,为能获得领兵打仗的权利,他特地备买佳酿赠予李斯,请他帮手出主张。李斯思忖片刻,当即提出“联燕攻赵”的谋划。正因这四个字,嬴政越发坚定心里设法主意,索性在领会府库充盈的环境下,自意向吕不韦献策提议趁此机会,一气呵成歼灭赵国。本来吕不韦含糊其辞,担心若是贸然攻打也许会让赵国朝野再次凝聚,可当看到嬴政想要一统大业的决心,不由感应欣慰,继而应允。嬴政见之欣喜万分,随手拾戈冲上操练场与蒙恬比试,颇显意气风发。赵王偃欲出兵伐秦,结果遭到廉颇阻止,因而当众免其代相之职,并将相印交给郭开。廉颇眼见赵偃云云昏庸,宁肯宠任郭开这等奸佞小人,因而愤而离去,留下其他大臣面面相觑。现在邯郸城内助心松散,周边各国各怀心机,尤是燕地最为明显,燕王喜不忘世仇耻辱,正好收到秦国邀约,正打算若何商榷配合伐赵,立即宣召文武朝臣决计适合赴秦人选。由于燕秦连横,关连重大,燕太子姬丹自动请缨出使咸阳,何况他与嬴政曾为旧识,情同骨肉,让他负责此事最为妥帖。李斯得知吕不韦赞成伐赵,略感骇怪。吕不韦从郑义口中获悉赵偃罢相,却是有些喜闻乐见,甚至笑得一脸狡诈,恨不得廉颇兵权一同被收走。与此同时,郭开虽任丞相之位,但他惟恐廉颇记恨自己,便在隔日清早入宫求见,软土深掘恳请赵偃夺走廉颇的兵权,以免他拥兵自重。赵偃考虑到廉颇终究是赵国名将,功劳赫赫,不得小觑,以是稍有迟疑,怎料郭开竟声泪俱下,佯装罢官辞别,其实令他头痛不已,惟有答应。李斯照常夜间值守,正当他恹恹欲睡之际,忽闻嬴政招待,因而赶忙进殿。纵然嬴政没有明说此番招待缘由,偏巧李斯为人七窍玲珑,直接点破秦国现状,继而进言“秦无忠臣”,而且自荐入仕。赵将乐乘因受王命代领廉颇军权,结果军权尚未得手,反遭廉颇毒打,颜面顿失。部下们纷纷为廉颇抱不服,决议出兵打回邯郸轰走赵偃,重立新王。然而廉颇作为几朝老臣,绝不会做出云云行径,思及邯郸无法再回,顿时含泪交出兵权,辞别众将,随之驾马离去。现在毛遂已死,廉颇离赵,即便是乐乘、卿秦也都自动辞去军职,再加上李牧远在北境,整个赵国放眼望去,没有几位良臣可堪重任,却是让郭开手握大权。此时咸阳城内,姬丹入宫觐见,欲与嬴政话旧,约定联手向赵国复仇。